從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到黨的十九大報告“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再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既體現出我國從單一的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轉變,也折射出我們黨在不同時期對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要求。
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互為條件、相輔相成
生態系統是地球表層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類生存、生產、生活供給多種多樣的生態服務。生態系統是一個自組織、自適應的復雜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是反映生態系統健康的三個方面。
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是生態系統的多樣化程度,包括生態系統的類型、結構、組成、功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性等,它是生物多樣性的外在形式。任何生物都要生活在相對適宜的環境中,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形式就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
生態系統還是一個動態的復雜系統,穩定性是生態系統面對環境干擾或脅迫后恢復初始狀態的能力。沒有干擾的情況下,生態系統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呈相對穩定的狀態;受到小的干擾也會通過其組織自身的能力進行調節,維持原有的系統結構和功能。
持續性則是生態系統健康生存和不斷發展的能力,面對環境干擾或脅迫自發地改善和優化自身的結構與功能,并不斷地發展進化,形成正向循環,持續提供優質生態產品。當干擾或脅迫超過閾值后會改變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削弱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可能導致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嚴重退化,由此引起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一系列生態問題,威脅生態安全。
生態系統能否長期維持功能和服務,依賴于自身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性的基本保障,生態系統的結構越復雜、生物多樣性越豐富,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越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越高,持續性就越能得到有效保障。而生態系統持續穩定保持動態平衡的健康狀態,又有助于促進生態系統多樣性。因此,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互為條件、相輔相成。生態系統多樣性是穩定性、持續性的前提,穩定性、持續性又是多樣性的必然要求。
實踐中全方位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持續加大,建立實施一系列生態保護修復制度和工程,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得到穩步提升。2016年以來,全國實施5批次44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整體提升了三區四帶等重點生態地區和國家戰略區域的生態系統質量。2020年,《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正式印發實施,從全局角度統籌謀劃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總體布局,實施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和9個專項規劃,促進自然生態系統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
如今,各地對生態環境保護高度重視,生態修復、生態建設工程日益增多,取得顯著成效。但是,受傳統思維影響和部分行業制約,部分地方在生態保護修復中存在違背自然規律的情況,不按自然地帶性規律因地制宜施策,重人工修復、輕自然恢復,重前期建設、輕后期管護,影響生態保護修復效果,給長遠生態健康埋下隱患。比如,生態修復涉及多個部門,各自出臺的技術標準部門色彩突出,有些標準內容重復,有的關鍵環節標準缺失。再如,有的地方以披“迷彩服”等方式遮掩礦山治理不力之實,在水環境綜合治理過程中,違背自然規律使用混凝土抹平部分河道的河堤、河床;有的地方以生態修復等為名“挖湖造景”,影響生態用水,打著生態保護的名義破壞生態;有的工程前期科學性論證不足,實施過程中做表面文章,項目驗收“以指標論完工”“管種不管活”。
科學實施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一系列實踐表明,自然要素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應以增強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為目標,科學認識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各自然生態要素,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在理念、制度、工程等方面協同發力,不斷增強各項措施的關聯性和耦合性,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的整體改善和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的全面增強。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部署新任務新要求,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推進生態保護修復,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突出系統治理與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高水平保護和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創新完善生態保護修復體制機制。優化生態系統管理思路,統籌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治草,加強生態保護修復體制機制頂層設計,打破行政區劃和部門界限,建立部門間統籌推進、分工明確的協作聯動機制,達到1+1>2的效果。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統一謀劃和統籌實施,堅持科學實施保護修復,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宜沙則沙,建立國家和地方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多層次推進格局。加強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適應性管理,制定獎懲結合的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資金分配政策,將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結果與資金分配掛鉤,提高項目資金績效水平。拓寬融資渠道,鼓勵地方完善多元化生態修復資金籌措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推廣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創新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通過生態保護修復帶動經濟社會發展。
構建生態保護修復全過程監管體系。針對生態破壞問題和“偽生態建設”等生態形式主義問題,依托衛星、無人機等手段不斷提升問題發現能力。健全中央和地方生態保護監管、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環境執法聯動機制,強化部門間協同、問題轉送移交機制,實現生態保護修復治理成效的最大公約數。堅持“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嚴格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督促企業落實生態保護修復責任。不斷提高生態保護修復成效,定量評估生態保護修復實施前后的生態環境效益,科學判定目標是否達成、過程是否科學、功能是否提升、生態環境問題是否解決、后期管護是否到位等關鍵問題。嚴格執行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加強對工程措施深入研究論證,從源頭避免違背自然規律的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造成新的破壞和浪費。建立國家和地方生態系統修復重大工程監測監管平臺,對保護修復成效開展定期監測評估,確保工程效果及對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的有效支撐。
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科技支撐和標準化建設。研究生態系統自然演替規律和內在機理,加強生態系統相互作用機制、生態系統演化過程、生態系統服務與功能、區域生態安全格局、物種及生態系統響應全球變化機制等研究與實踐應用。研究制定生態保護修復系列標準和政策,對生態保護修復方案設計、目標制定、實施過程、后期管護、成效評估等關鍵環節進一步明確要求。針對礦山生態修復、生態保護紅線管理、濕地生態修復、沙化土地治理修復等重點領域,修訂完善規劃設計、工程實施、后期管護、監測評估、考核驗收、監督管理等標準規范,形成標準化、全鏈條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技術支撐體系,推動生態保護修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文章轉載自中國環境報,如有侵權,可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