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國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習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表達了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飽含了以民為本、心系百姓的初心情懷。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生態文明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眾所周知,總氮是我們污水處理排放核心關注的焦點,也是引起水體環境污染和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的主要指標之一。隨著更為嚴格的氮排放標準出臺,污水脫氮技術已成為污水處理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此,工業環保網于2021年5月28日-29日在無錫舉辦了2021“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污水處理脫氮優化處理新技術、新裝備”交流研討會”,進一步探討如何提升污水處理技術發展水平,實現污水中氮的有效去除。
大咖云集 擘畫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城鎮排水系統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嚴格基礎上,完善管網設施,廠網聯動提質增效對于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城市污染收集處理率低,一方面要做好管網的改造和維護,找差距、補短板,促效益,其次要做到有污染盡處理。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殿海強調,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必須在全面分析基礎上,一優二改三后續,新工藝的研發必須在滿足微生物生長環境條件和生化反應動力學基礎上,有效提高功能微生物的濃度和生理活力。深度處理的工藝各有特色,需要根據在深度處理階段處理的對象來選擇不同的技術。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輔導教授鄭少奎表示,采用改性樹脂“吸附-再生-再生液原位凈化”運行模式,樹脂和再生液重復使用,污水零排放,目標污染物轉化為少量污泥;適用于有機物、氮、磷、砷等,選擇性去除。通過優化調試可將A/O工藝生產能力最大提高到~4倍(省去后期工程費用),降低曝氣能耗(最大節省40%),減少剩余污泥量(最多40%),無填料、無 膜組件、無顆粒污泥、無效果差異,已完成長期中試。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主任倪壽清說到,厭氧氨氧化是目前最經濟高效的生物脫氮工藝,特別適合處理高氨氮廢水和過度除碳廢水,已經具備工業化條件,是污水廠碳中和的首選脫氮技術。厭氧氨氧化能減少污水廠6成的能源消耗、節省1至2倍的開銷,也能減少9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使污水處理廠從耗能除污的末端,有機會轉化為零能耗或者能量輸出的化工廠,使污水變廢為寶,成為“液體黃金”。
在巢湖流域范圍內共有165個污水處理廠生活排口和21個直排生活排口。每年直 接入河排口排放污水總量1733.1萬噸,排放總磷的總量為35.9噸;通過污水處理 廠排口排放的生活污水總量67380.2萬噸,排放總磷217.1噸。為此,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長明就《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物化-生物耦合脫氮技術創新及應用》發表了講話。巢湖流域目前氮磷營養鹽(尤其是磷)壓力大,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是流域氮磷的主要來源,污水處理廠尾水需進一步脫氮除磷降低對巢湖水環境的影響,不同地區結合污水處理廠進水水、現有工藝、尾水受納水體現狀等因素因地制宜選擇適宜于巢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深度脫氮除磷工藝。
上海師范大學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張永明就《基于VBBR的城市污水深度脫氮設備及工藝》主題做了報告,內容摘要如下:構建針對北方以再生水為主要補給源河流水質難以達標的瓶頸問題,突破滿足現實和未來需求的高標準處理關鍵技術,形成與水質功能區相銜接的,經濟技術可行的凈化處理技術系統。實現國家水環境質量管理目標,支撐重點區域水生態文明建設。采用新型的反應器可使有機碳源的消耗量節省20%以上。因此該項技術具有良好的應前景。
臭氧氧化、Fenton反應等均僅能進行氧化反應,對COD去除 效果較好,能夠提高B/C比,但對總氮去除能力基本為零;零價鐵+Fenton技術,能同時去除COD與總氮,但污泥量大、 反應器堵塞以及操作復雜等問題嚴重。為此,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樂華就《多元催化電化學法提標改造技術--同步降COD和總氮》發表了演講。電化學是研究兩類導體形成的帶電界面現象及其 上所發生化學反應的科學,主要是研究電能和化學能 之間的相互轉化及轉化過程中有關規律。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洪斌就《石油化工污水處理強化生物脫氮技術與應用》主題進行了發言。他表示,石化廢水處理場常規生化處理設施簡單改造強化生物脫氮是可行的;污水回用深度處理設施強化生物脫氮功能中,反硝化生物濾池解決短流或堵塞問題、外碳源消耗過高等問題是關鍵,懸浮生物載體實現深度脫氮可滿足高排放標準,無需反沖洗,高比表面積微生物載體是關鍵。
北京排水集團有限公司授級高工周軍就《污水處理過程中碳排放計算》進行了發言,從中國碳排放承諾、國內污水污泥處理現狀、碳排放計算及低碳之路等方面與現場參會人員共同探討。
行業名企齊亮相 折射行業發展新趨勢
廣州鵬凱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彬介紹,在政策驅動和需求升級的雙重加持下,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改造、控源截污(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農村污水處理等污水處理設施規劃和建設工作迫在眉睫。然而現有傳統污水處理站/廠建造模式,建設周期長,占地面積大,污水處理效率低等問題日益突出,亟待解決。鵬凱環境-模塊化(裝配式)污水處理系統開啟了工廠化預制污水處理系統的新模式,我們提出“工程設備化、設備標準化、運維智能化”的理念,更能適應環境政策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的要求。
北京精瑞科邁凈水技術有限公司技術商務部經理趙珅就《磁混凝工藝在污水廠深度處理中的應用》進行了發言。
工藝是處理效果的關鍵保障因素,目前城鎮污水廠使用的工藝主要為傳統的活 性污泥法、氧化溝、A2/O、SBR、A/O和曝氣生物濾池(BAF)工藝,這六類工藝覆蓋了全國90%以上份額。福建中微普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韓亞林就《高效脫氮提標改造技術--非有機碳源硫自養反消化脫氮工藝介紹》進行了發言。他表示,硫自養非有機碳源反硝化技術作為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非有機碳源反硝化技術,最初因解決傳統反硝化很難處理的污廢水時而產生,隨著技術的發展,硫自養非有機碳源反硝化技術優點日益得到展現。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的制定,以及《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 的出臺,污水處理行業的低 碳減排成為環境產業未來的一大趨勢。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城鎮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隨著“十四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推進,我國對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的標準不斷提高。目前國內COD排放總量得到有效削減,但水體氮磷污染問題仍然突出,因此,水處理脫氮領域仍有廣闊的提升空間。山東太平洋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孫迎超就《市政污水廠總氮提標改造-SAD自養協同脫氮工藝的應用》發表了講話。
2014年我國的腐蝕總成本包括腐蝕帶來的損失和防腐蝕投入,約占當年GDP的3.34%,總額超2.1萬億人 民幣,相當于每個中國人當年承擔1555多元的腐蝕成本。腐蝕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而大部分腐蝕是從漸變到突變,是“慢性病”,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等積累 到- -定程度成為破壞性突發事故,才引起人們的關注。為此,眾環國際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張國材就《蠟性涂料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發表了講話。
3M中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桂河就《3M跨膜化學吸收法用于高氨氮廢水處理》主題發表了演講。
寧波水思清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若沛就《固相碳源在污水脫氮提標中的示范與應用》發表了講話。他表示,新穎的固相反硝化技術,即以水不溶性的生物質高分子材料作為反硝化微生物的碳源,作為微生物附著生長的生物膜載體,能有效避免反硝化濾池液體碳源投加有機異養菌的過度生長導致濾池堵塞、反沖洗頻繁以及容易過量影響出水水質等,能有效實現水中硝酸鹽氮素的脫除以及其他水質的綜合改善,且對環境條件的變化具有很強的適應力。尤其是可以實現高溶解氧條件下的有效脫氮。可廣泛應用于低C/N比的污水條件。
探索發展新思路,離不開行業交流。后疫情時代,在變局中開新局,在危機中育先機。工業環保網通過深耕行業需求、整合多方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在后疫情時代下,為國內外環保行業企業創造貿易合作與技術交流的精品化供需平臺,為全球礦業發展提供新思路,助力中外企業同享機遇、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