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是目前海水淡化、中水回用、污水處理等水處理產業的核心技術,隨著膜行業的快速發展,其年產值在2017年達到1940億元。相關報告預測,中國水處理市場在未來5年將破萬億元大關。
政策推動技術創新,借助蓬勃發展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傳統水處理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日前,首個基于大數據預測分析的智能水處理診斷預測平臺(以下簡稱智水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平臺結合開放的分析與預測軟件,可以為污水處理提供產品識別和實時的設備故障監測預測,從而幫助企業用戶提升設備性能,改善系統效率及降低維運成本,使水處理簡潔化、透明化和精準化。
“智水”平臺由江蘇凱納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聯手北京化工大學相關研究團隊共同研發,旨在將硬件、數據分析和算法結合起來,解決工藝處理過程中的難點,進一步提高設備運行性能。
江蘇凱納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奇峰表示,正是基于多年的一線水處理行業摸索,看到了企業在實際運行中跨設備操作靠經驗缺乏技術支撐、運行維護靠經驗缺乏預判,以及水質變化缺乏應對智能決策等現狀,公司將水處理經驗技術與新興的人工智能相結合,研發了一套通用的工藝過程處理分析與預測模型平臺。
平臺軟件可以結合實時傳感器數據,預測水處理設備的潛在故障,診斷運行不合理的應用,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實現自動的預測結果,進而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問題的提前預判、數據的自我演進和操控的先進管理。
利用機器學習模型處理大數據,智能水處理診斷預測平臺在幫助企業減少成本支出的同時,還可以大幅提升處理效率,滿足水質要求。
北京化工大學副教授凌誠博士介紹說,平臺是將水處理各傳感器收集到的百萬級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基于過程工藝建模,利用人工神經網絡、機器學習、識別與算法技術,研發的模擬不同現實場景的設備性能和系統數據算法模型。
目前,平臺先期上線的是一個基于云端的軟件系統,作為一款精準的即時服務工具,它可以實現對反滲透膜的實時預測、在線診斷、事故預報、優化運行、安全生產管理、排放管理等。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端的APP和網站端口接入,上傳相關數據后,只需幾秒,軟件就會自動判斷問題根源,并給出分析預測,用以指導實際操作。
在試運行階段,智能RO的診斷預測準確率可達90%以上。
業內專家指出,作為首個專為水處理行業開發的智能決策系統,其對行業具有典型的引領作用和示范意義。智水平臺的創新應用,不僅開發了解決水處理行業痛點的信息化產品,也為傳統行業跨界轉型提供智慧水處理解決方案,展示了新一代水處理公司在數據化業務模式上的探索實踐。
隨著水處理行業進入創新黃金期,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作為技術驅動,無疑將開啟新的窗口。跳出傳統水務的框架思維,激活沉淀的數據價值,實現多元化數據的融合與深度挖掘,未來一個時期,智能化平臺將陸續涌現,其應用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