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記者張倩
“我們當以更大的決心來應對氣候變化,在氣候方面,各國還需做出更多努力。相信通過發展模式的重塑,《巴黎協定》里的目標將順利實現。”《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埃斯皮諾薩日前在新一輪氣候談判開幕之際這樣說。4月30日~5月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新一輪氣候談判在德國波恩進行。那么,本輪談判將有哪些亮點?歐洲多國在新形勢下又會做出哪些嘗試與努力?本版特刊發相關報道,以饗讀者。
●新一輪氣候談判
大幕正式拉開
5月初的歐洲再次成為氣候談判的主場。在新一輪氣候談判期間,各締約方代表將就進一步制定實施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相關準則展開談判,從而推動協定最終能有效落地。
與往年氣候談判不同,本年度的高頻詞——“塔拉諾阿對話”(Talanoa Dialogue,又作“2018年促進性對話”)將首次于本輪談判期間開啟。“塔拉諾阿”是斐濟語,去年主席國斐濟呼吁,各國要在談判中發揚“塔拉諾阿”精神,意為不要互相指責,要互相信任,以集體利益為重。因此,塔拉諾阿對話的意義則是在國際社會還存在不同理解和期待的情況下,盤點各締約方在實現《巴黎協定》中提到的長期目標的集體進展,并為各國準備“國家自主貢獻”(NDCs)提供信息。
此外,今年氣候談判的另一個關注重點是如何在2020年之前擴大各國的氣候目標和實施行動。為此,埃斯皮諾薩敦促尚未批準《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修正案的國家批準這一修正案。這份修正案對發達國家在2012年~2020年期間的減排承諾做出了要求。目前修正案已得到111個國家的批準,并將在獲得另外30個國家批準后生效。
今年的波恩氣候談判是2018年聯合國氣候進程的首次正式磋商,是2018這一氣候行動大年的一項重要舉措。
●歐洲堅定推動
氣候進程決心
在氣候談判博弈中,美國歷經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啟動國內程序,角色已經從“頭號玩家”逐漸轉變為“幕后玩家”。因而有專家認為,在2018年,歐洲各國或將把握時機,拿下氣候談判的主場優勢。
除了中國政府一直積極推進《巴黎協定》的落實外,歐盟國家也一如既往地堅持著“忠實玩家”的身份。
4月25日,在巴黎召開的“2050 Pathways Platform”會議上,來自法國、德國、荷蘭、瑞典、芬蘭、葡萄牙和盧森堡7國主管氣候變化事務的部長們聯合呼吁歐盟加強氣候行動,確保歐盟氣候政策與《巴黎協定》目標一致。部長們還呼吁歐盟考慮實現零碳排放的路徑和戰略。
當前,歐盟國家已將本輪氣候談判作為努力促進各方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良機。法國生態轉型部國務大臣Brune Poirson表示,“歐盟急需提高其在《巴黎協定》已定目標前的野心。我們已經為確定和落實氣候方面新政策、實現良性的生態轉型踏出堅實一步。接下來,法國將再次修訂國家長期戰略目標,從而力爭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近來,美國動作頻頻,對歐盟施加了不少壓力。不論是在氣候變化中的立場轉變,還是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的抬頭,即便歐盟多國在美貿易有受阻趨勢,其對這場氣候談判勢在必行的態度未曾改變。同時,美國從“老盟友”到“新難題”的轉變,也堅定了歐洲推動氣候進程的決心。
3月26日,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對重型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燃油消耗數據實施監控的法規草案初步達成一致。如果最終草案通過,這可能是歐盟首次推出監測重型車輛二氧化碳排放情況的法規。
草案規定,歐盟委員會有權公開這些被上報的數據,并建立相應的核實體系。此外,歐盟還將建立行政處罰制度,防止汽車制造商瞞報或上報偽造數據。這一草案還有待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議會分別正式批準。
歐盟委員會氣候變化和能源專員麥古爾·阿里亞斯·卡內特表示,“這一舉措將作為歐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作出的有力承諾。同時,更加凸顯了歐盟堅決遏制重型車輛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攀升的決心。有了這個全新、可靠、透明的監測報告系統,我們可能在今年5月提出重型車輛二氧化碳排放標準。”
●英國以“新角色”
持續發揮影響力
盡管當前看來,德國和法國有意在氣候談判的歐洲主場發揮領導力。但作為歐洲的“三駕馬車”之一,宣布脫歐后的英國也不愿錯失展現氣候領導力的機會。作為身份特殊的“新玩家”,英國也響應積極。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化研究所聯席主任喬安娜·海格認為,“盡管此前英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已有很大突破,但現在看來,在2050年前減排80%的目標略顯困難。當前,其他國家已經設定了與《巴黎協定》相一致的凈零排放目標,英國也需要盡快跟上步伐。”
4月17日,英國能源與清潔發展部部長克萊爾·佩里向聯合國表示:“英國將明確凈零排放目標的時間,并通過立法來確保目標的實現。”不僅是政府,民調顯示英國民眾對落實《巴黎協定》表示支持。據英國保守黨環保智庫“亮藍”發布的民調分析報告顯示,64%的英國民眾十分支持這一舉措。新目標確立后,英國將成為首個正式明確凈零排放目標的G7國家。就在4月下旬,英國實現連續3天零燃煤發電,創下歷史上最長的零燃煤發電記錄。
同時,克萊爾·佩里近日提出到2050年英國實現“凈零”的可能性,并將尋求多方建議以實現英國的長期減排目標。目前,英國可能會通過逐步淘汰燃油車、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投資種植樹木和恢復土壤項目等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但具體的方案將隨著氣候談判的持續推進而不斷完善。
據《衛報》報道,當前英國政府也在考慮重新修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長期目標,旨在成為控制全球升溫的有力參與者,持續發揮影響力。
2018年的首輪氣候談判已經開啟,歐洲各國將如何展現氣候領導的合力,令人期待。當然,5月還只是序曲。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24次大會(COP24)將在主席國波蘭召開,屆時《巴黎協定》將如何一錘定音,同樣令人矚目。
□ 相關解讀
如何正確理解《巴黎協定》中的目標?
◆夏堃堡
2015年12月在法國巴黎召開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這是人類環境外交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性事件。大會最重大的成果是通過了《巴黎協定》。《巴黎協定》共29條,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內容,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了安排。
《巴黎協定》的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較工業化前水平控制在顯著低于2℃的水平,并向升溫較工業化前水平控制在1.5℃努力;在不威脅糧食生產的情況下,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能力,促進氣候恢復力和溫室氣體低排放的發展;使資金流動與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恢復力的發展相適應。
上述目標中第一點是升溫控制目標。這是談判各方妥協的產物。此前,在這個問題上主要有兩種立場。一種立場是中國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認為,考慮到發展和環境的利益,將升溫目標定在2℃比較適宜,美國也持此觀點。歐盟和部分小島嶼國家持另一種立場,主張將升溫目標定在1.5℃。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艱苦的談判和各方努力,達成了上述各方都能接受的目標。
《巴黎協定》是一個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定,傳遞出了全球將實現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強有力的積極信號。
中國在氣候談判中扮演了領導者的角色,為巴黎大會的成功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巴黎大會以后,國內媒體對會議的成果有廣泛的報道。但筆者注意到,媒體對《巴黎協定》目標的表述不太準確。大部分新聞報道和學術文章中稱《巴黎協定》的目標是“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之內”。這是巴黎大會召開前一部分國家的立場,不是《巴黎協定》達成的目標。
筆者查閱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網站上《巴黎協定》的英文版中關于升溫控制的表述為“Holding the increase in the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to well below 2℃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and pursuing efforts to limit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 to 1.5℃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筆者也查閱了《巴黎協定》的中文版,升溫控制目標譯文為“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內,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
這是聯合國根據英文文本翻譯過來的。此段譯文中有多處誤譯,例如一個重要詞“well”沒有譯出,還畫蛇添足地在2℃和1.5℃后各加了“之內”一詞,這就使它的意思和英文原文有較大出入。
筆者參加過很多聯合國組織的多邊環境協議的會議和談判,知道談判總是以英文文本為基礎進行的,在以后執行中也以此為基礎進行評估。
如上所述,《巴黎協定》的目標有3個,一是升溫控制目標。國內媒體的報道大多把《巴黎協定》的目標說成“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 2℃之內”,不但丟掉了另外兩個目標,而且第一個目標也僅提到了聯合國錯譯文本的半句。這是對《巴黎協定》目標的誤釋。
看到這些情況,筆者給我國負責氣候變化事務的相關負責人寫信,反映上述情況,指出了聯合國譯文和我國媒體上的錯誤,提供了筆者根據英文原文翻譯的文本,并提出了糾正目前報道中錯誤的建議。得到回復說,關于升溫控制目標,發改委和外交部已商量過,決定將中文譯文改為“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較工業化前水平控制在顯著低于2℃的水平,并向升溫較工業化前水平控制在1.5℃努力”。這個文本同筆者提供的譯文是一致的。
但令人遺憾的是,直到現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文網站上《巴黎協定》仍是原來那個有錯譯的文本,而國內各種媒體上則出現了3個版本:一是照抄聯合國錯譯文本,即“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內,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二是繼續以前流行的說法,即“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之內”。三是出現了一個新的版本,即“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1.5℃以內”。
迄今為止,在197個《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締約方中,已有175個締約方批準、接受、核準或加入了《巴黎協定》。
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這給《巴黎協定》目標的實現增加了不確定性。美國的這一舉動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
中國政府宣布,中國將繼續認真履行《巴黎協定》。為此,我們有必要澄清《巴黎協定》的目標,特別是全球平均升溫控制目標。
(作者曾任原國家環保局國際合作司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等職,現任生態環境部科技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