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煤焦化企業創近五年最好業績。部分企業在探尋新舊動能轉換路徑中,利用自身資源、資金和人才優勢,在產業鏈上補鏈、鑄鏈,串起增收創利“金鏈條”,成為煤化工行業競爭力較強的標桿企業。業內專家通過對中融新大所屬企業鐵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和鐵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的產業鏈與產品構成、經營和財務狀況的比較,分析其逆勢抗跌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提出煤化工企業應據現有產品產能與工藝,延伸產業鏈,重視終端市場需求,實施區域定位與生產,以及差異化營銷,構建多資源多產業共生耦合的循環經濟系統,實現資源的高效和高值利用,方為在生存競爭中“活下來、活得好”的不二法門。
中融新大集團所屬鐵雄冶金公司和鐵雄新沙公司,通過多年持續的技術創新改造和提升傳統行業,分別探索出了一條以循環經濟發展煤化工產業的獨特發展路徑,即從資源綜合利用的角度出發,布局循環經濟,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了原料和能源的雙循環,具體表現一是生產產品為下道工序的原料,實現了鏈條的縱深延伸;二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回收利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做到了資源的高效利用。
在鐵雄新沙,一排排連線接龍的裝置管道,串起了煤焦化產業增收創利的“金鏈條”。焦炭生產全部采用干熄焦工藝,利用干熄焦余熱進行發電,不僅能大量減少粉塵排放,每年還可發電4億千瓦時,實現了用電自給,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億多元。同時,根據甲醇和LNG的市場漲跌,統籌平衡所屬巨潤建材玻璃生產及化工園區內配套企業的需求,合理調節各方煤氣用氣量。多年前,位于巨野縣麒麟鎮玻璃產業園內的十多家玻璃加工企業因燃料成本高而紛紛關門停產。鐵雄新沙2015年冬收購巨潤建材后,焦爐煤氣滿足了玻璃加工的熱源需要,短時間內四條窯爐全部滿負荷生產,形成了年2100萬重箱產能,年新增利潤上億元。焦化副產品資源的綜合利用,既救活了一個企業,又增長了盈利空間。目前,鐵雄新沙公司所產煤氣全部實現內部循環利用,煤制LNG、煤焦油、甲醇、粗苯、乙二醇等化產品產業鏈穩定量產運行。
剛剛榮獲山東省節能先進單位的鐵雄冶金,先后自主開發了上升管余熱利用、負壓脫硫、循環氨水余熱利用、聯合蒸氨、焦油渣配煤、雙氨法脫硫脫硝、焦化污水深度處理回用等一系列節能創新項目,2017年實現單位產品能耗下降了3.72%,節能量達9629噸標準煤。其中,焦爐余熱全部回收循環利用,在此過程中產生的焦爐煤氣售賣給鄒平市魏橋鋁業等企業作為動力熱源,伴生的大量蒸汽為鄒平市上萬戶居民供暖,實現清潔能源供熱。“僅循環氨水余熱利用項目,一小時就可節省蒸汽10噸,節電330千瓦時,節能效果明顯。”企業調度中心主任蔣方旭介紹。
目前,中融新大焦化板塊已形成冶金焦產能1200萬噸,化工產能主要包括LNG11萬噸、乙二醇22萬噸、甲醇3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60萬噸、蒽油加氫30萬噸、合成氨15萬噸、發電10億度,整個產業鏈將焦化生產原料及副產品從頭到尾“吃干榨凈”。循環經濟對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堅持環保之路,實現綠色生產,奉獻清潔能源,中融新大集團通過工藝改進、環保治理和系統平衡,走出了一條新舊動能轉換的差異化、專業化路徑,焦炭加工循環經濟成為其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特色。“環保高壓形勢下,傳統煤化工企業的分化在所難免。只有那些持續創新、管理到位、科學布局、合理多元、構建起上下游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的企業,才能永保青春、持續盈利。”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在今年煤焦鋼產業大會上做演講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