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是城市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環節。自2011年起,上海開始推進新一輪的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并連續7年將此項工作列為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加以推進。今年,上海將垃圾分類減量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先后出臺《關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和《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希望大力推進,并在諸多瓶頸、難題方面取得新突破。上海的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哪些新進展?試點效果良好的小區有何好做法?大多數小區還存在哪些問題?日本、德國、中國臺北等地區的經驗是否值得上海借鑒?近半年來,澎湃新聞記者實地走訪滬上多個住宅小區,采訪多名業內專家,并對比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做法,希望借此能全面了解上海垃圾分類減量的現狀、瓶頸,并給出一些建議。
每天早上,將家中分好的干、濕兩個垃圾袋拎出來,分別扔進小區垃圾廂房的干、濕垃圾桶,并將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單獨放置,已成為52歲上海居民劉興芳的日常習慣。
自2017年開始,在小區居委干部和志愿者的宣傳帶動下,原先從不將垃圾分類的她,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養成了分類收集和投放垃圾的習慣,并維持至今。
一場垃圾分類攻堅戰,正在上海打響。
自2011年起,上海開始推進新一輪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經過多年努力,全市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現已覆蓋500萬戶家庭,約占全市居民的2/3以上。
但實際上,能真正自覺做到垃圾分類的市民,仍僅限于一些試點較為成功的小區居民,大多數市民仍沒有這種習慣。此外,分類投放效果、分類收運責任、分類處置能力等方面也都存在不足。
面對這一難題,上海決定迎難而上,下大決心、花大力氣,破解瓶頸,補足短板。2018年3月,上海市政府出臺《關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4月,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對上述《方案》進行細化。
這也意味著,上海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開始步入新階段。
系統建設初見成效
上海早就意識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為了更好地延續世博效應,自2011年起,上海開展了新一輪垃圾分類減量工作。
2012年,上海成立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聯席會議,由20個市級委辦局和16個區政府協作推進。
之后,上海探索建立了“分類可積分、積分可兌換”的綠色賬戶激勵機制,初步形成了垃圾分類減量的“上海模式”。
來自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的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上海60%以上的居住區實現了垃圾分類服務覆蓋、約50%的居住區還推行了綠色賬戶;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全面建立。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大多數市民看來,上海垃圾分類的效果并不明顯。
除了為數不多的試點成功的小區,大部分居民依然沒有養成分類收集和投放垃圾的習慣,甚至在一些住宅小區的垃圾廂房里,多個沒有標識的垃圾桶堆在一起,不僅沒有分類,而且垃圾遍地,污水橫流。
“本市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初步進展,但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坦承,一方面,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實效依然不明顯,居住區垃圾分類遠未全覆蓋,居民垃圾分類的參與低、駁運收運環節“混裝混運”現象屢禁不止;另一方面,分類后垃圾的資源化利用處理能力亟待增強,干垃圾焚燒能力、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急需加快推進。此外,可回收物的交投網點、收運體系也亟待重構。
相繼出臺全程分類體系實施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
上述諸多難題,讓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面臨瓶頸,也引起了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和市長應勇的高度重視。
如何破解垃圾分類減量難題,成為李強履新上海后關注的重點工作之一。他曾多次強調,要以繡花般的耐心、細心、卓越心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努力破解架空線入地、垃圾分類等難題;要下更大決心、花更大力氣,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著力補好大氣和水環境、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等方面的短板。
一張上海垃圾分類“時間表”隨后出爐。
2018年3月13日,上海市政府出臺《關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以法治為基礎、政策完善、技術先進、社會協同,與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發展定位相適應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并逐步徹底解決“混裝混運”等問題。
緊隨其后,4月2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對外發布《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對上述《方案》進行了細化落實,一系列目標、措施、要求非常具體,堪稱“重磅”。
根據該《計劃》,到2020年,上海全市所有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90%以上居住區實現垃圾分類實效達標。同時,全市干垃圾處理量控制在1.81萬噸/日以下,濕垃圾分類處理量達到6300噸/日以上,兩網融合可回收物資源化回收利用量達到1100噸/日以上。
在具體措施上,《計劃》還要求在中間環節,堅決杜絕“混裝混運”,暢通垃圾全程分類渠道;加快末端處理設施建設,提升垃圾分類處置能力;在政策上,強化政策標準引導,建成全程分類信息系統;在立法上,加快推進分類立法,形成垃圾分類法治保障等。
5月30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在調研本市垃圾分類工作時指出,加強垃圾綜合治理,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上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破解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世界級難題的重要環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咬住目標不動搖,高標準、高質量實施垃圾全程分類,用五年左右時間,基本解決垃圾綜合治理問題。
專家:簡化分類標準,加大社會動員力度
決心已下,目標已定,措施、要求已明確,但關鍵在于如何貫徹落實。
在同濟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李光明看來,如果把城市看作生命的話,垃圾管理就是城市的代謝過程。“以前城市化不明顯時,我們沒有足夠重視垃圾分類減量問題,但現在廢棄物越來越多,已經影響到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重視并做好。”他說,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宣傳教育,提升市民認知,并不斷堅持去做,也是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但是,垃圾治理卻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李光明認為,之所以難,主要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首先,是對垃圾的認知有個過程,從市民到科技工作者到全社會,都要去真正認識它,理解它,并有自覺垃圾分類的意識,目前的宣傳教育還不夠。
第二,整個分類系統是從垃圾的產生到分類、收運、再到處理處置,是一個很長很復雜的鏈條。“前面帶有管理、教育、認知,后面還涉及市場、垃圾去向、商業行為等很多因素,涵蓋政策、經濟、管理等多個方面,整個產業鏈都要做好。”他說。
在李光明看來,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如果想要做好,就需要整個體系都跟上。
比如,垃圾分類以后如何處置,特別是對于其中的商業行為,如何進行有意義的引導?另外,處理處置過程中的環保監管等方面,無論是從技術創新、產業鏈管理和管理上,都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上海市政協委員鳳懋倫長期關注上海的垃圾分類減量工作。他認為,上海的垃圾三化(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問題,對上海的城市發展意義是非常大的。
在鳳懋倫看來,這幾年,上海在對整個垃圾三化處理體系的頂層設計、技術支撐、社會動員等方面都有較大推進,初步框架已經形成,認同度也在不斷提高。同時,與垃圾減量相配套的技術條件、基礎設施配置也做了很多,如新建垃圾焚燒廠等。如今,很多市民都已形成了共識,認識到垃圾分類減量的意義,并且有意識地想去參與,這是難能可貴的。
“現在的問題在哪里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他說,一方面,目前對于垃圾的分類標準過于專業,老百姓不是很容易理解,而且小區內和道路垃圾桶的分類又不一樣。“我覺得,干、濕垃圾分開是第一位的,分類越簡單,老百姓的參與度就會越高,這方面可以進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社會動員機制還不夠。他認為,一個人生活習慣的養成,是有自身規律的,除了自覺之外,更大的因素是社會環境的制約。若想從源頭大力推進的話,就要借鑒現在試點效果較好小區的做法,充分發揮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的合力作用,進一步加大社會動員力度。在目前的階段性過程中,這一點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