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5日從科達煤炭化學研究院獲悉,一種由純碳作為主要成分的高容量高密度鋰電池用特種碳負極材料在該院問世,目前,基于這種材料的全新電動汽車鋰電池已經在成都南光新能源公司正式試產。
據了解,在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中,鋰電池的容量(即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完全取決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成分合成。我國首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發明人、成都南光新能源公司總工程師劉昌國博士介紹說,鋰電池國產化以來,負極材料一直以天然石墨為主要成分,充電時間長、單體容量密度低等技術瓶頸,致使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難破300公里極限。而從實驗數據和產品性能測試來看,這種由全新材料制備的鋰電池可以實現汽車續航里程突破600公里。
技術發明人、榆林科達煤炭化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峰介紹道,新單體電池的儲能材料在研發上拋棄了傳統的天然石墨,通過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將純碳制成高容量高密度的鋰電池負極材料。
實驗表明,這種全新負極材料的克容量可達2200mAh/g ,負極片壓實密度超過2.0g/cm3,配以正極用三元材料加鈷酸鋰,鋰電池的質量能量密度可超過350Wh/kg。“此外,基于新材料的鋰電池充電時間不超過15分鐘,這更是傳統電池無法企及的。經過試驗,新材料電池在充電和使用過程中,溫度始終為常溫。”賀峰說。
劉昌國表示,國內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的專家曾對國產鋰電池在2020年能否實現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50Wh/kg表示過擔憂,而正在試產的新電池已經超越了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