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稱,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調整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下稱“領導小組”)。這是協作小組成立五年后的最新調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有望得到進一步加強。
引人關注的是,升格后的領導小組陣容頗為強大。組長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親自擔任,副組長分別為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天津市市長張國清、河北省省長許勤。
除此之外,領導小組成員由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等相關部委副部長,氣象局、能源局局長,以及山西、山東、河南三省副省長、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等共同組成。
經濟觀察網了解到,原協作小組成立于2013年10月,旨在加強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的聯動協作,形成治污合力。成員主要包括國務院有關部門和京津冀及周邊的省級政府等負責人。
此次從“協作小組”到“領導小組”的升格,在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看來,是跨地區環境保護體制機制的優化、深化和最新探索。
他同時認為這也是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治理縱深發展需要。不僅符合統籌解決跨區域環境問題的要求,也符合區域流域環境保護的客觀規律。
吳舜澤對經濟觀察網說:“這是在總結過去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由此前京津冀平等行政區之間的協作調整為更具權威性的統籌推動,更加強化統籌、協調和決策職責,整合優化相關省級政府需銜接配合和協調督辦的大氣環境管理職能。”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通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生態環境部,承擔小組日常工作,由副部長趙英民兼任辦公室主任。主要職責,一是組織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統籌研究解決大氣環境突出問題,二是研究確定該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任務,指導、督促、監督有關部門和地方落實,三是要組織實施考評獎懲。
與此同時,領導小組還負責組織制定有利于京津冀及周邊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重大政策措施,研究審議該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相關規劃等文件。同時研究確定該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相關政策措施,組織實施重污染天氣聯合應對工作等。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說,在全面完成“大氣十條”目標的同時,要看到下一步任務的艱巨性。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產業布局偏亂、交通運輸結構不合理等多重壓力,導致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大、排放強度高,經濟總量增長與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加尚未脫鉤。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上述問題尤其突出。
“該地區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更加艱巨。”他進一步介紹稱,京津冀及周邊重化產業圍城現象突出,對當地環境空氣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在城鄉結合部、鄉鎮和廣大農村存在大量“散亂污”企業,嚴重污染環境,“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十分突出。
為進一步治理大氣污染,國務院近日正式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下稱《三年行動計劃》),對未來三年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部署。它被稱為“大氣十條”的二期,延續以顆粒物濃度降低為主要目標、同時降低重污染天數的思路,促進環境空氣質量的總體改善。
《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吳舜澤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此次由“協作小組”調整為“領導小組”,更有利于強化制度化決策機制,提高統籌協作力度,增強環境保護整體效能,同時也將更強力地推進污染防治攻堅任務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