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綠色低碳轉型既是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環境的必然選擇,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轉換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在要求。但在轉型過程中,長期可持續發展與短期能源安全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從長期看需要逐步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為經濟增長提供綠色低碳新動能。另一方面,從短期看新能源具有波動性、間歇性,調節能力還不足,如遇地緣政治沖突、極端氣候風險等突發事件,還需傳統能源保供兜底。由此,能源系統需要平衡好“安全穩定、經濟高效、綠色低碳”三者關系,從防范、化解、吸收風險全過程對應的能力要求入手,全面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提升能源系統韌性建設,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以多元能源供給,增強系統防范風險能力。我國能源稟賦“富煤貧油少氣”,從供需結構看,煤炭仍是當前能源供給和消費的主要來源,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較大,存在進口風險,電力還有較大拓展空間。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我國煤炭產量占一次能源總產量的65%以上,但煤炭總供給量比總消費量高1.7%,存在部分產能過剩;石油、天然氣資源國內供給嚴重低于需求,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71.4%和40.4%;電力供給與需求近年保持高速增長,電力供給基本全部消納,但電力消費占能源總消費的17.9%,距離“十四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的要求,仍須進一步提升份額。因此,需要加大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多元、綠色的能源供給體系,滿足不同能源需求的同時引導能源消費綠色轉型,優化能源系統供需結構。一方面,不僅需要先立后破,高質高效推進油氣增儲上產,提高資源自給率,降低油氣進口風險,還要加大新能源開發利用,以電氣化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燃料屬性,讓油氣多作工業原料和戰略儲備,打破資源桎梏,降低對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依賴。另一方面,不僅需要建設好以新能源發電為主的新型能源體系,提高新型電力系統承載能力,還要將火力發電視作兜底能源,以市場導向推動煤炭產業清潔高效轉型,形成新能源與化石能源多能互補、融合發展的格局,最終增強能源供給能力,滿足發展的動能需求,提前防范風險,提高能源系統韌性。
以提高能源效率,增強系統化解風險能力。能源低碳轉型是一個過程,化石能源退出必須以新能源安全可靠為前提,但當前新能源還存在技術瓶頸,易受季節、氣候影響產生波動,如遇緊急情況,能源系統還需更穩定的化石能源兜底保供。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4年3月底,我國累計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15.85億千瓦,約占總裝機容量的52.9%,超過火電,但實際電力供給比例仍低于火電,一部分可再生能源裝機仍是理論數值,還未真正進入消費市場。因此,需要提高能源系統調節能力,降低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與間歇性,提升新能源發電上網利用率,同時加強不同能源的應急協調,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響應效率。一方面,不僅要持續發展儲能技術,鼓勵企業作為創新第一主體,開發新型儲能、虛擬電網、微電網等技術,削峰填谷,平衡能源供需之間的差異,還要加大數字技術賦能,利用大數據、大模型提高預測、預警能力,暢通新能源發電通向終端消費市場的路徑,實現新能源發電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不僅要進一步完善能源儲備體系,確保應急時有充分可調用的資源,以匹配急時央地統籌調度、閑時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應急模式,還要發揮市場激勵與政府統籌作用,調動重點煤炭、油氣企業參與調峰保供的積極性,最終提高能源系統運轉效率,加快能源系統響應速度,及時化解風險,提高能源系統韌性。
以實現能源普惠,增強系統吸收風險能力。能源歸根到底是一種生產資料,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能量和動力來源。我國一直致力于確保人人獲得可負擔得起、可靠和可持續的現代能源。2015年底,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全民通電的國家。但也需要注意到,我國幅員遼闊,偏遠地區電力供應還不夠穩定,能源供需地理分布錯配,新能源豐富的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缺乏建設資金,導致電力傳輸還存在脆弱性,傳統以高碳產業為地方經濟支柱的地區,在轉型期間面臨巨大的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壓力。因此,既要從能源系統內部提高保障能力,也要跳出系統,協調好資源稟賦與發展動能、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的關系,讓能源低碳轉型與經濟、社會、民生協同增效。一方面,不僅需要優化區域生產力布局,合理開發經濟欠發達但新能源資源稟賦豐富的地區,加強這些地區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外送能源的傳輸效率,還要制定產地留存利用的優惠制度,為其提供可負擔的能源來源,保證當地能源使用的便捷性,促進經濟發展與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不僅要在多領域共同探索綠色替代,如推廣新能源交通工具、采用高效農業灌溉技術、更新工業節能設備和普及綠色建筑應用,從而找到經濟增長綠色新動能,有效銜接新舊動能轉換,還要關注受綠色轉型影響的傳統產業和群體,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安置性就業崗位,最終實現能源普惠與公正轉型,縮短轉型陣痛期,有效降低風險,提高能源系統韌性。
原標題:提升系統韌性推動能源低碳轉型
文章轉載自 學習時報 作者:石旻,如有侵權,可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