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內市場的供給需求,預判水環境治理在未來三到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還將有大規模的數量增長。與此同時,在不斷整合期間,一些企業將不斷被收編,形成連鎖化、品牌化運營,這是質量的一個變化。
近期,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出臺利好政策,同時相關部門相繼解析當前水環境治理形勢和回應市場熱點釋放出積極信號。業內人士認為,受內外多重因素影響,整體產業鏈連日來出現波動,隨即多個部門在宏觀、微觀等多個層面形成明確預期和利好政策基礎,有利于穩定市場。
不僅是市場推動,國家政策層面也在推進污水處理行業整合發展。相關部門負責人日前透露,污水處理產業未來將在技術創新、產業生態、法規標準等方面構建戰略體系。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國的水環境治理產業、污水處理設備市場,以及需求側的需求都發生了變化。國內自主污水處理設備的快速升級,以及消費者趨向更高端產品的需求,讓部分一成不變的水環境治理綜合服務商逐漸喪失了這一萬億級體量蛋糕。
這也從另一個層面表現出,經過幾十年的合作、引進、吸收,中國污水處理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品質。而在進一步開放的格局下,更多更直接的競爭晶推動產業鏈不斷做強。對此,專家指出,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污水處理設備銷售數量的高速增長后,水處理的發展越來越注重質量、技術方面的進步。而對污水處理進入門檻的提升將推進整個行業的整合提質。
當前水環境治理基本面良好,市場增長的韌性增強,總供求更加平衡,增長動力加快轉換。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此前,受需求一定程度的下降、PPP項目融資數據下滑以及外部環境等因素綜合影響,因在情緒層面產生波動,水環境治理市場出現短周期調整,但下半場市場不存在下行基礎。按目前發展趨勢,預計到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項目數量將迎來實質突破,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或將達萬億級別。
諸多政策接連加持助力,加上市場元素刺激,污水處理行業正呈現數量型增長趨勢。除了市場規模節節攀升之外,中國污水處理產業在產品品質、技術水平方面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一大批擁有核心技術優勢的骨干治水企業得以發展壯大,尤其是一批中小企業經過多年的競爭發展,已經成為推動水環境治理變革的重要力量。
污水處理更大的市場機會已經很明顯,大家都在搶這個風口,但如果投資模式、戰略定位等不太對,可能導致出現盈利問題。有輿論提到近兩年有一個非常顯著的變化,即一些環保設備制造、生態修復類優秀企業正跨界進入污水處理行業,帶來一些專業的開發運營理念,有可能把產業鏈帶到一個新方向乃至新高度。
從跨界的邏輯來說,未來污水處理裝備制造、水處理工程或水生態系統修復,可能都要配套綜合服務,作為一種基礎性配套來提供治水技術,或者說作為這些領域的重要“入口”。一種可能是供需側對某個商業模式青睞有加,不是因為項目本身,而是由此帶來的整站式解決方案,綜合服務商的不斷擴增是一個支撐邏輯。
這也使得污水處理具備了更多的盈利可能性,其市場想象空間更大,對吸引資本的進入有幫助。業內透露,資本對水處理治理行業有很多關注,但可能因為盈利模式還不夠清晰,真正“下手”的資本還不是很多。
但在面對發展新機遇,以及競爭形式不斷加劇的趨勢下,污水處理產業的整合自然成為中國水環境治理未來的一個必然趨勢。一些業界資深人士紛紛表示,整合、兼并、重組將是未來中國水環境治理行業的主要內容。只有加速做大做強才能在全球化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預計未來將有一大批治水企業將被兼并重組或退出市場,只有少數實力強、技術先進的企業能夠活到最后。
目前來看,資本的接續涌入已是趨勢,加上新政策推動,水處理行業的發展也自在情理之中。有預測認為,2018年中國相應治水產業鏈將仍舊以數量型增長為主,但更加重視品質、運營和服務,提升單體項目的綜合實力也是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