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生態環境部召開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王志斌介紹,生態環境部結合生態環境領域實際情況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工作,組織實施百城千縣萬名專家生態環境科技幫扶行動,組織咨詢服務300余次、技術培訓40余場、大型推介活動6場,累計推介先進適用技術近600項、服務1500余家企業。依托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匯聚降碳減污各類優秀科技成果5000多項,建立5000余人的多領域技術和產業專家庫,并組建了七十多家政產學研用金介單位組成的理事會創新協作網絡。
生態環境部認真貫徹落實有關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要求,結合生態環境領域實際情況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工作。王志斌介紹,一是完善支撐保障措施,營造有利政策環境。我部印發《關于促進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提出構建以市場和管理需求為導向的成果轉化體系,推動樹立正確的科技評價導向,營造“基礎研究—管理支撐—技術服務”協同發展的有利環境。
二是拓寬轉移轉化渠道,加速成果應用擴散。我部組織實施百城千縣萬名專家生態環境科技幫扶行動,初步建立中央—省—市聯動的需求對接體系,通過“一事一議”咨詢服務、“一題一訓”技術培訓等方式,組織咨詢服務300余次、技術培訓40余場、大型推介活動6場,累計推介先進適用技術近600項、服務1500余家企業。
三是完善成果轉化體系,促進多方協作融合。我部依托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匯聚降碳減污各類優秀科技成果5000多項,建立5000余人的多領域技術和產業專家庫,并組建了七十多家政產學研用金介單位組成的理事會創新協作網絡。
在此基礎上,按照“需求分析—技術遴選—工程應用—產業孵化”的線上線下服務鏈條,甄別梳理需求,組織技術團隊開展跟蹤研究形成技術解決方案。比如,對具有產業化前景的技術,支持部屬單位與地方政府、新型研發機構等聯合實施成果轉化。針對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運行管理難度大等問題,平臺與新型研發機構共同遴選適宜技術,組建技術產品二次開發和專業市場經營團隊,實現了技術的設備化、模塊化,半年內在多地推廣應用100余套。針對嘉興市作為典型平原河網城市復雜嚴重的水生態環境問題,組織科研團隊與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將“湖泊內源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直接應用于嘉興南湖等數十項水生態修復工程中,達到了減少內外源污染、提高河網水體透明度、構建清水性草型水生態系統的目的。通過治理,嘉興南湖水質由原來的湖庫五類升至湖庫三類,透明度由原來的0.2米升至0.8米,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文章轉載自 生態環境部,如有侵權,可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