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根本上就是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這是在準確把握生態環境問題成因的基礎上提出的根本解決思路,更是未來必須緊緊抓住的出路,對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進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為什么解決生態環境問題要堅持“治本”?
生態環境問題涉及人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系統謀劃、協同治理,才能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根治生態環境問題。
治本才能不按下葫蘆浮起瓢。我國過去多年高增長積累的環境問題,具有復合型、綜合性、難度大的特點。要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有系統思維、長遠眼光。要重視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由單目標的污染治理向多目標的全面保護轉變。打在環境污染的“七寸”,才能真正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治本才能避免事倍功半。當前我國已進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生態環境治理進入深水區,僅靠末端治理的管控手段難以為繼。必須從源頭管控、精細化管理,堅持以綠色低碳為引領,尋求系統化的解決方案。以末端治理為例,企業引進治理設備,一方面增加投資運維成本,另一方面設備周期性產生的廢棄物還會增加二次污染風險。僅靠末端治理解決生態環境問題,難免導致事倍功半。
治本才是長久之計。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統籌發展與保護難度不斷加大。單純從污染治理的角度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猶如揚湯止沸,將會陷入“治理—反復—再治理—再反復”的怪圈。必須從根源上消除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病根,才能長久地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為什么綠色低碳發展是“治本之策”?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必然依靠發展方式、生活方式的變革才能得以根治。實踐證明,靠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生態環境所帶來的經濟增長難以為繼,只有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才能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思想之源、生產之源、生活之源。
綠色低碳發展是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變革。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徹底轉變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謀求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局面,突破“先污染、后治理”的舊有發展思維、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通過綠色低碳發展,系統謀劃,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使資源、生產、消費等要素相匹配相適應。從頂層設計、思想觀念上種下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種子,從源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綠色低碳發展是生產方式的變革。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就是要從根本上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改變過多依賴增加物質資源消耗、過多依賴規模粗放擴張、過多依賴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發展模式,構建起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從源頭上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十年來,我國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超三成,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57%,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超過6%的經濟增長,力圖實現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綠色低碳發展是生活方式的變革。要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推動公眾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尤為重要,只有增強全社會對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理解和認同,加快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才能倒逼生產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為生態環境保護凝心聚力。十年來,我國持續加大生態環保宣傳教育力度,廣泛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推動綠色低碳環保理念生根發芽。從光盤行動,到垃圾分類,再到綠色出行,越來越多的人正在積極主動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努力實現在社會發展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如何抓好“治本之策”?
要在有限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承載力內謀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依靠綠色低碳的戰略引領、產業發展、空間統籌、技術創新和意識培養。
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為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戰略指引。新發展理念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指引,具有很強的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貫穿經濟社會活動全過程。而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就是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未來必須堅持將綠色低碳發展作為生態環境問題解決的指揮棒和紅綠燈,堅持系統觀念,構建綠色低碳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培育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為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產業基礎。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產業的支撐,綠色低碳發展是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對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具有針對性的保障。綠色低碳發展作為一種生產方式的變革,需要政府引導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方面的轉型發展,更需要企業支持推進綠色低碳生產方式的落地實施。需要共同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高效農業和先進制造業。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不斷夯實綠色低碳發展的產業基礎。
優化綠色低碳空間布局,為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更多環境容量。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既需要時間上的持續努力,也需要從空間上的科學統籌。要堅守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兩條紅線,不斷強化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統籌和協調,因地制宜地布局優勢產業、深化環境治理,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提高區域環境容量,為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更多空間。
加大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力度,為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科技支撐。綠色低碳技術涉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涉及節能、節水、污染治理等多個方面,可以改善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運輸結構偏公路等高碳、高污染的狀況,推動綠色轉型,進而從根源上破解生態環境治理難題。未來需要在財稅、金融、投資、價格等政策方面持續加強對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科技研發的支撐能力,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把清潔低碳能源、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防治等作為國家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重點領域,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綠色低碳、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培養造就一支高水平專業科技人才隊伍。
培養全民綠色低碳消費意識,為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原動力。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關鍵在于人,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影響生產方式的關鍵。必須充分發揮生態環境部門在宣傳教育方面的優勢,借助“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六五環境日”等大力開展宣傳活動,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綠色低碳等領域的知識。積極組織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將綠色低碳理念推廣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打造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營造良好氛圍。
作者單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
文章轉載自 中國環境報,如有侵權,可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