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這是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形勢的科學判斷,對于指導我們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結構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
我國還處于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階段,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仍具有明顯的高污染、高排放特征,結構調整任重道遠,統籌發展與保護難度不斷加大。
產業結構偏重。我國制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2022年制造業增加值為33.5萬億元,占GDP的27.7%,占全球比重近30%。鋼鐵、冶金、機械、能源、化工等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比較高。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粗放式的發展模式難以持續,但重工業比重仍然較高,一些科技水平不高、產品偏低端、排放強度偏高的產業仍占一定比例,迫切需要克服傳統產業的發展慣性和路徑依賴,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加大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為高質量發展騰出更多環境容量,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新動能。
能源結構偏煤。在“雙碳”目標約束下,截至2021年底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雖然實現了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升至25.5%、煤炭消費比重降至56.0%、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總發電裝機容量44.8%的顯著成效,但富煤的資源稟賦是我國確保能源安全、穩定能源價格的“壓艙石”,并且能源結構由可控連續的煤電裝機占主導逐步向穩定性偏弱的新能源發電裝機占主導轉變,對電力系統調峰的靈活性和保供的安全性以及機組啟停、低負荷運行過程中污染物達標排放均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助力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提升國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交通運輸結構偏公。大力推進“公轉鐵”“公轉水”、加快發展多式聯運等舉措取得階段性成效,2022年鐵路、水路貨運量,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4.4%、3.8%、16.0%,鐵路、水路貨運量占營業性貨運量比重較2021年提高1.8個百分點。但持續深入推進交通運輸領域的污染防治和綠色低碳轉型還存在短板弱項,一是綜合交通網絡布局不夠均衡、結構不盡合理、銜接不夠順暢,重點城市群、都市圈的城際和市域(郊)鐵路欠缺;二是貨物多式聯運比重偏低,定制化、個性化、專業化運輸服務產品供給與快速增長的需求不匹配;三是公路仍為主要運輸方式(占比73.3%),鐵路、水路貨運量占比較低,分別為9.8%和16.9%,綠色低碳轉型的任務艱巨;四是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不增反降,2022年較2021年下降5.1%,遠低于公路9.7%、水路10.9%的增長水平,“公轉鐵”推廣應用仍需加快等。
根源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然面臨諸多矛盾和挑戰,資源環境壓力較大、環保歷史欠賬尚未還清,治理能力還存在短板弱項等根源性壓力還很突出、尚未根本緩解。
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還處在高位。我國成品鋼材、精煉銅、精煉鋁消費量占全球比重分別為51.7%、55.4%、55.8%,單位GDP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仍是美歐等發達國家的2倍以上。大量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給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帶來較大壓力。2022年我國PM2.5濃度(29微克/立方米)以及O3濃度(145微克/立方米)與以健康為導向的WHO目標值(5 微克/立方米、60微克/立方米)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超過1/3的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PM2.5濃度是歐美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
生態環境歷史欠賬較多。我國生態本底脆弱,長期積累的生態環境問題較多。多達21個省份存在生態系統抗干擾能力弱、氣候敏感程度強、時空波動性大、環境異質性高等脆弱性特征;流域水生態、部分地區土壤污染、局部地區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等問題較為突出;老舊城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污水管網建設,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等存在突出短板、解決難度較大,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仍存在較大壓力。
治理能力有待提高。一是體制不協調,統籌協調監管能力還不能完全滿足生態環境保護的系統性、整體性要求,還未全面充分調動起各行業各領域、各級地方政府共同擔起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主動性。二是機制不順暢,尚未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者受益、使用者付費、破壞者賠償的利益導向機制,生態補償、損害賠償等機制還沒有充分建立健全。三是經濟手段不多,污染責任保險、綠色信貸等都還處于自發的試點示范階段,距離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新要求還有差距。
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
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綠色轉型的基礎尚不穩固,國際局勢日趨復雜嚴峻,不確定性風險將長期存在,實現生態環境質量從量變到質變的趨勢性拐點還需付出艱苦努力。
經濟綠色轉型的基礎尚不穩固。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過程中,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尚未完成,高精尖領域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城鎮化的數量和質量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這就導致我國資源能源的剛性需求還會增加、生態環境壓力還會加大。部分地方可能為追求經濟增速,仍依賴傳統粗放式發展路徑;部分企業為追求利潤,可能違規生產、違法排污,給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國際環境問題對國內趨勢性壓力增強。在人類面臨生態赤字、環境赤字加重的情況下,全球環境治理形勢更趨復雜,美西方一方面逃避歷史責任,對我國承擔生態環境國際責任的要求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在引領綠色低碳發展、領導全球環境治理方面采取不公平競爭手段,通過采取單邊措施、設置綠色貿易壁壘等手段,企圖遏制我國高新技術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生態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一是自然災害、極端天氣發生頻率加大,影響的空間范圍增大,持續時間加長,對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損害更大。二是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征的新污染物,剛剛納入環境管理或現有管理措施不足,且隨著對化學物質環境和健康危害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環境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可被識別出的新污染物還會持續增加,對生態環境或人體健康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認清形勢,方能行穩致遠。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的總體形勢,謀劃和組織實施好標志性行動和創新性舉措,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隊伍建設等“組合拳”,以更高標準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生態環境保護新成效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貢獻。
作者單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
文章轉載自 中國環境報 ,如有侵權,可聯系我們刪除。